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23〕4号),由我校李艳荣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乡村幼儿教师“三阶五步四方” 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研究与创新实践》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我校继2018年首次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后再次取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乡村幼儿教师“三阶五步四方” 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研究与创新实践》从学习者中心视角观照乡村幼师专业成长,遵循“行动-反思-改进”实践路径,研制“现场+课堂”学习模式,建成“三阶五步四方”乡村幼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破解乡村幼师专业成长困境。成果靶向剖析“四类”乡村幼师专业成长问题,创新“四横 四纵”分层分阶能力图谱,开发、实施“三阶”课程及进阶评价体系,设计运用于80个专业能力训练点的“五步”学习法,打造开放、协同、联动的“四方”教研支持团队,采用成长档案袋等发展性考核评估方法,研创中国式乡村幼师专业成长的“广幼模式”,使乡村幼师学有课程、用有方法、创有指导,达成支持乡村幼师专业能力提升目标。成果深度回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乡村幼师队伍建设“筑基提质、补短扶弱”的重大关切,填补“幼有保教”的乡村学前教育短板,已成为自治区支持乡村幼师专业成长最为重要的方式。
经10余年研究实践,成果成效显著,乡村幼师专业能力明显提升,成长为乡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管理者、教研员、培训师,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成为乡村学前教育的领头雁。成果应用于自治区137个乡村幼师项目,并推广应用至教育部、重庆等22个乡村幼师项目。成果直接受益教师近3万人次,惠及师幼十多万人次。
据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奖励,代表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水平。国家级教学成果等次评定工作的开展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